“指哪兒打哪兒”,原指一個人射技高超、槍法精湛,到了百發百中、百步穿楊的地步。引申到工作中,可理解為做事時目標清晰明確、執行精準有力。反之,“打哪兒指哪兒”,則是指工作起來缺乏方向感、思路也不清,遇事隨意遷就、得過且過。有個笑話,某人自詡為神槍手,抬手便是一槍,結果打偏了,但卻指著射出方向炫耀:“看,我打中了吧!”讓人哭笑不得。
作為干事創績的重要方法論之一,“槍法理論”重點就是解決從“打哪兒指哪兒”到“指哪兒打哪兒”的轉變問題,其實質是對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來一次徹底變革。要知道,“打哪兒指哪兒”,既成不了事,還容易誤事;“指哪兒打哪兒”,才是干成事、干大事的法寶和秘訣。
“槍法理論”啟示我們,干事一定要明確目標,樹立“標靶”。目標是方向,起著引領和激勵作用,有目標才有奔頭、有心勁。任何工作,都要站位全局,立足實踐,著眼長遠,制定正確的工作目標,并開展全面系統、深入細致的研究論證,要吃透上級精神,也要摸清實際狀況,做到“上接天線、下接地氣”。
要有執行力,不放“空槍”。目標一旦確定,就要把藍圖變為施工圖,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,科學劃分步驟、分解任務,明確時間表、路線圖、責任人,將任務舉措具體化、清單化。要像下棋一樣,不但要開好局,還要看三步,“心里有數、手中有策”。
要有“釘釘子精神”,確!懊小。當前,改革發展已進入深水區、新階段,很多容易改、輕松做的任務都完成了,留下的多是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面臨的難題也不再是簡單的線性問題,而是復雜的結構性問題,特別需要抱有攻堅克難的勇氣和迎難而上的銳氣,像釘釘子那樣,一錘一錘接著敲,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,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,不斷釘下去。
錨定奮斗目標,創造新的偉業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是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。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必須運用好“槍法理論”,做到“指哪兒打哪兒”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相結合,一體落實可感知、可量化、可評價要求,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細化,一項工作一項工作抓落實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抓推進。
(來源:中國建設報)